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19:10:49
原因非常非常地多,总的来讲,就是我们感到我们的生活不满意。
这叫作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这是属于成于乐的阶段。
谓之中这个中是说的什么呢?它是人性——人之性、人的本性。再过多少年,可能会面临现在欧洲的、或者俄罗斯的一种忧虑。举例来讲:从大的方面说,我们中国人曾经生活在刚才谈到的夏、商、周三代,那么,那个时代,从制度安排上来讲,我们说它是王权的时代,是列国的时代,是分封诸侯的时代。要么就是另外一个方面,对象性的存在者,这么一个东西,这么一个物。从另外一个维度来分析,它既涉及形而上者,也涉及形而下者。
那个时候的文本,那个时候的古书,你翻开来看,基本上谈两个东西,叫作诗书。那么,这个义——仁义礼智的义,它有一个基本的意思,就是正。知行合一是由天人合一推演而来,它阐明的是做人的学问。
这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与西方哲学是迥然不同的。中国哲学表面上看起来枯燥难懂,抽象无用,其实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高超智慧,蕴含着无穷的哲理,处处闪耀着思想的光辉,是一种真正的智慧之学。进入 王杰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哲学 。4.从人的道德修养与外在事功的关系看,中国传统哲学是内圣外王之学 什么是内圣?内圣就是一套道德修养功夫。
什么是外王?外王就是要让人的这套功夫发挥作用,用来治国平天下。中国传统哲学是在肯定等级制度合理的前提下提倡人际关系的和谐。
5.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中国传统哲学是知行合一之学 在中国哲学史上,知一般说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通过与外界对象和事物的接触而获得的知识,是认识之知。如果以功利世俗工具的眼光看待中国哲学,则大谬矣。《周易》所体现出的辩证思维模式,创立了各具特色的哲学理论体系。可见,在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问题始终是被中国哲学家看作最重要的哲学问题。
如果说哲学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集中体现和智慧结晶,那么,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本民族独特的哲学思想。智慧是浓缩了的思想,是思想的升华,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因此,此处所讲的中国哲学,主要是指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各家各派均以内圣外王作为人格设计的基本架构和理想目标,除了儒家外,墨家、法家的内圣都注重道德修养,其外王则是指建功立业。
学习中国哲学,一是把握其思想内容和方法,二是体悟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智慧。在传统哲学看来,内圣是非常重要的,内圣是基础。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代先哲们就创立了独特的哲学思维模式。所谓行,也不是人们所说的社会实践,而主要是指个人的道德践履。
2.从人与社会群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哲学是人际和谐之学 中国传统社会是建构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因此,如何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在中国古代,几乎所有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都关注和探讨了天人合一问题,董仲舒提出了天人相与说,司马迁提出了究天人之际说,张载、王夫之提出了天人一气说,朱熹提出了天人一理说,陆象山、王阳明提出了天人一心说,等等。它告诉人们应该如何认识自然,如何洞悉社会,如何面对人生。也就是说,不同时代的哲学家、思想家,都是通过对已有经典如《四书》《五经》《老子》《庄子》等的注疏、诠释来阐发自己的思想。由此引发了前段时间中国学术界一个一直在争论的问题,就是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二是本体论方面的范畴,如有无、体用、一多、本末、动静、形神、因果、虚实等。
这些概念和范畴凝结着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是伟大的思想宝库。中国哲学丰富多彩、思想深刻,它所关注和探讨的都是人类在生存过程中所遇到的和必须解决的一些不能回避和无法回避的大问题。
中国哲学的智慧往往是超时空的,没有国界的,具有普世价值,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和无形资产。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际和谐往往是建立在少数人统治多数人基础上的,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的,是群体本位而不是个人本位,而现代社会则是建立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什么是中国哲学? 一门智慧之学 两位不同时期的西方思想家按照西方的哲学思维和逻辑推理得出了中国没有哲学的结论。四是社会政治历史方面的范畴,如王霸、义利、理势、理欲等。
绵延数千年而未中断的中国哲学,在世界思想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特现象。中国哲学就是智慧之学,中国哲学几千年的发展,留下了中华民族一串串智慧的印记。由于诠释者对经典的不同理解,于是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思想体系,这种注疏阐发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因此,中国传统哲学基本上都是围绕先秦时期的各种经典及提出的概念、命题来进行的。说到底,它是要告诉人们一种方法,让人们拥有一个智慧的头脑。
显而易见,西方哲学模式并不是评价一个民族有没有哲学思想的唯一尺度和标准。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和范畴 任何一个哲学体系必然都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畴)、判断(命题)、推理组成的思想体系,中国传统哲学也不例外。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则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了高度抽象的哲学思维阶段。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征 1.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中国传统哲学是天人合一之学 在传统哲学看来,天、地、人、物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立的系统,而是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同处于一个充满生机的生命洪流之中。
两百年以后,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也说: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6.从经典原著与思想体系的关系看,中国传统哲学是经典诠释之学 中国哲学的思想大厦是建构在对经典诠释的基础之上的,这种现象就是中国哲学的同心圆现象。
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儒家的社会理想,也是儒家社会伦理的主张。因此,中国传统哲学对人的生命的尊重,首先体现在对身心关系或神形关系的关注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身(形)是心(神)的基础,二是在承认身心统一、神形不离思想的基础上,强调社会上的每一个成员,都要重视修身和正心,因为在一个社会系统中,人的身心平衡是一切和谐平衡的基础。中国传统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构筑了一个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的哲学范畴体系。五是人生道德方面的范畴,如仁、义、礼、智、信、诚、心、性、情、欲等。
这里所说的知,主要是指德性之知。因此,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今天的社会,仍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道家、佛教的内圣是追求一种超越而自由的精神境界,其外王则是指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因此,中国不但有哲学,而且中国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一门智慧之学。
中国经典诠释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述而不作以述为作,其诠释准则就是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作为国家来说,在财富分配方面要尽量做到平均,使各利益集团之间不至于发生大的矛盾冲突。
发表评论
留言: